本文转自:聊城日报
本报讯 (记者 赵宏磊) 11月16日,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,我市坚持项目引领,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聊城样板为总抓手,谋划及实施交通重点项目共52个,总投资1660.1亿元。今年1—10月份,全市交通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113.9亿元,同比增长23.4%,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,超额完成年度投资110亿元的计划目标,实现全市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3年年度过百亿元。在项目规划过程中,主动抢抓省“十四五”规划中期调整契机,将总投资达493亿元的19个项目纳入“十四五”规划重点项目库。
今年以来,我市在重点项目谋划推进、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突破,济郑高铁即将建成通车,雄商高铁、东阳高速、德上高速临清连接线、大外环、聊泰铁路黄河公铁桥等项目加快建设,济聊高速改扩建、高唐至台前、临清至濮阳、东阿至聊城、德州至高唐、东阿至梁山等一批高速公路项目,以及G105东阿黄河大桥、鲁西化工铁路专用线等一批跨河大桥、铁路专用线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新进展。
济聊高速聊城西互通立交改建工程、高东高速东阿东互通、高集互通及黑龙江路连接线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通车,有效提升区域通行水平。“双高铁”“双高速”及大外环等在建项目快速推进,济郑高铁全面完成建设任务,进入试运行阶段,即将于12月上旬开通运营,雄商高铁全线开工建设,本年度已完成投资28亿元,超额完成年度计划,计划于2026年建成通车;东阳高速、德上高速临清连接线全面开工建设;市大外环路年底前将建成通车,有效拉大城市框架,提升通行效率;聊泰铁路黄河公铁桥等跨河工程建设加快推进,跨黄瓶颈逐步打通。
“四纵七横一环”高速网络加快构建,今年计划开工建设济南至东阿、济南至临清、德州至高唐三条对外高速通道,谋划实施高唐至台前、临清至濮阳、东阿至聊城、东阿至梁山四条高速公路,力争至“十四五”末,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600公里,实现“县县双高速”。
“四好农村路”持续提质增效,今年全市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500公里,截至11月13日,全市“四好农村路”总投资完成5.3810亿元,新改建农村公路480.10公里,已完成96.02%,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通达水平。目前,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21447公里,公路密度246公里/百平方公里,居全省首位。内连外通的交通网络,进一步塑强聊城区位优势,为构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支撑。